第十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3-11-14浏览次数:1068

11月3日至5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外国语学院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第十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此次大会是从事外语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者的一次学术盛会,来自海内外的多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和全国各地的420余位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教研员、教育工作者和研究生与会,围绕“数智时代中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的主题,进行了精彩的5场主旨发言、4场特色发言、45场专题研讨、团队展示、教学展示、分组发言、圆桌讨论和研究生论坛。

我校副校长蒋明军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王蔷教授、我校外国语学院院长高航教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张宏编审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大会开幕式由我校外国语学院蒋宇红教授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Gary Barkhuizen(盖利•巴克霍伊岑)教授、上海师大夏惠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宋萑教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Peter I. De Costa(皮特•德库斯塔)教授作了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创新性的主旨演讲。

王蔷教授的主旨发言以“凝练英语课程内容育人价值,提升外语教师专业素养”为题,强调通过语言学习,使中外优秀人文和科学知识作为智慧的种子、美德的种子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并转化为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关键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深度学习,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Gary Barkhuizen(盖利•巴克霍伊岑)教授的发言“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s of Language Teacher Educators: Who Are They? and What Do They Do?”(“语言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实践:他们是谁?他们做什么?”)聚焦语言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实践,将这一专业工作解构为教学方法、科学研究与专业服务,他运用来自世界各地教师教育工作者的真实故事解析他们的专业实践,提出了由数个相互关联的连续体构成的专业发展框架,旨在使辛勤工作的教师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生活达到某种平衡或稳定。 

夏惠贤教授围绕“教师角色转变与教师胜任力研究”,从教师角色隐喻的视角,阐述了教师角色转变与协调人角色的确立问题,包括传授者与促进者、课程知识的享用者与课程知识的创造者、独白者与对话者等角色,进而阐明“对话性实践”这一教师角色主题,同时提出了教师胜任力养成的基本路径与策略。强调教育是心育,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教师需学会悦纳,关心学生成长,关照成功。

宋萑教授提出“面向未来的循证教师教育”,在教育 4.0 背景下,教师的专业性必须要与时俱进,知学而会教、素养培育、人工智能+教育、循证教学等成为教师所必备的素养。教师教育亦需要适应教育 4.0 和教师全新素养框架的要求,立足教师教育的研究证据,开展循证教师教育实践,加强教师教育教学法研究与探索,并从数据驱动和多学科参与两个方面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Peter I. De Costa(皮特•德库斯塔)教授在题为“Developing Critical Multilingual Language Awareness from Pedagogical Stance to Research-Based Practices”(“从教学立场到基于研究的实践发展批判性多语语言意识”)的发言中聚焦语言教师批判性多语语言意识(CMLA)的培养,指出采用CMLA教学立场将为语言教师和教育者创造机会,让他们批判性地与学生讨论性别、种族、社会阶层、全球化或多中心的语言概念等重要话题,从而带来变革。他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职前教师对语言意识形态的发展如何影响英语学习者公平获得教育机会。

五场主旨报告内容详实,从不同视角探讨了新时代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加深了与会者对数智时代中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的理解,所呈现的异彩纷呈的理念、观点和见解,拓宽了与会者思路,开阔了视野,充分体现出高学术水平和前沿学术价值。

大会特别安排了四个特色发言专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欧阳护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苏州大学刘宏刚教授、北京胜任力教育科技研究院朱奇峰教授等四位专家分别以“如何将ChatGPT 提示语系统地运用于本土化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究”“Preservice English Teachers’Emotions and Identities during the Teaching Practicum: A Case Study in China”(“在教学实习中职前英语教师的情感和身份——来自中国的案例”)“生态视角下的外语教师心理研究”“数智时代的教师信息素养:助教助评助研助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四场视角新颖、别具特色的发言。

本届大会还组织了10场专题研讨、9个团队展示、5组教学展示、1个工作坊、11个分组发言和圆桌讨论、9场研究生论坛。420余位参会者在45个分会场展开交流活动,围绕“新时代外语教师发展与新课标/新标准的落地实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师教育政策与规划对外语教师发展的影响,外语教师发展的支持机制,外语教师评估体系与外语教师发展,外语课程思政与外语教师素养发展,‘数智时代’外语教师的数字素养与外语教师发展,数字化外语教材开发、编写、使用与评估,教师情感、教师能动性与外语教师发展,身份认同与外语教师发展”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发言。

在专题研讨中,与会学者围绕大会的主题和分议题展开深入、广泛的研讨,呈现了论题多样、视角新颖、内容丰富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成果。会场学术氛围热烈,知识交流与思想的碰撞火花四溢,充分展示了敏锐的学术视角与学术风采,将大会推向了高潮。

在团队展示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中小学教师组成的团队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了精彩展示,各团队积极研讨,踊跃发言,分享相关研究成果,展示的议题新颖,进行了多层级、多角度、多领域的热烈讨论,令与会者进一步了解了数智时代人工智能在课程教学模式中的运用、职前与在职外语教师的教学生态建构与心理建设、教师数智技术和信息素养提升的方法和路径。 

在教学展示和工作坊里,一线教师呈现了六场别开生面的展示,紧扣会议主题,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展现出深厚的教学功底,让听众受益良多、回味无穷。

在分组发言、圆桌讨论中,与会者围绕大会的多个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专家给予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发言人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在研究生论坛上,学术新锐们热烈讨论,认真交流,各抒己见,令人感受到教师教育未来之星的学术能力、学术潜力及学术热情。

在5日下午的闭幕式上,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张莲教授宣读了会议纪要,专委会主任王蔷教授致闭幕辞并宣布第十一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将于2025年在苏州大学举办、第六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题研讨会将于2024年在吉林大学举办。我校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宋波致答谢词,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宋学东副教授主持闭幕式。

本次盛会突显了鲜明的时代性、前沿性和科学性。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新时期外语教师教育研究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指明了方向,彰显了巨大的引领力。会议围绕“数智时代与中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主题展开了多层次、多视角的热烈讨论。所呈现的科学理念、观点和见解充分展现了会议的学术价值,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和中小学一线外语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促进了东西部外语教育均衡发展,并展示了全国外语教师在建设教育强国、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大会展现了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的巨大空间和光明未来,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有助于在“数智时代”积极推进中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程,推动中国外语教师教育学界与国际学界的对话交流,促进中国外语教师教育研究成果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


(供稿、摄影:外国语学院)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