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马克思主义学院“明德讲坛”第五十六讲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开讲,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吴学琴教授应邀作了题为《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运行机理及策略》的讲座。此次讲座由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主持,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高惠珠教授和青年教师孙洲担任与谈人,学院副院长耿步健教授总结。马院全体教师、硕士生、博士生参加,另有全国高校众多师生旁听。
吴学琴教授首先从意识形态的内涵出发,对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进行区分,并指出长期以来,意识形态往往立足于其宏观机制、叙事内容、基本状况和引领功能的研究,而缺少意识形态对人之日常生活的现实关照。在此基础上,吴教授围绕研究方法、作用机制、象征形式和网络意识形态四个方面详细阐释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运行机理以及策略。
第一部分,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深度解释学方法。吴教授围绕“解释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基本观点、主要特征”“作为日常生活意识形态分析方法论架构的深度解释学”,“意识形态的解释”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为什么深度解释方法能够成为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研究方法。解释学是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说,而对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反思和批判,其方法论实际上就是一种特定形式的深度解释学。深度解释学在理解日常生活中意识形态的象征形式时,建构起了一个宽广的方法论构架,即社会——历史分析,推论性分析、解释或再解释。运用深度解释学对日常生活和大众媒体的象征形式的解读,其实质也是意识形态解释的目的。
第二部分,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作用机制。吴教授首先对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和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区分,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都深深地扎根于日常生活,但是其内涵、阶级属性、表现特征、发挥的功能都各有不同。随后,吴学琴教授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事例说明了意识形态以日常生活中的商品广告、视觉文化、各类形象为载体,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并通过阐释齐泽克的三界理论说明每个人出生伊始就陷入了意识形态的矩阵中,主流意识形态采取的政策和各种策略,实际上是填补意识形态矩阵中出现的各种缺口。最后,吴学琴教授分析了意识形态矩阵与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的张力,并对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机制进行讲述。
第三部分,意识形态象征形式及其生产。吴教授以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阐释了“合法化、虚饰化、统一化、分散化、统一化、具体化”六个意识形态运行的一般模式,并分析了影响意识形态象征形式生产的五个主要因素:一是主体的意愿,二是历史文化形成过程中规章制度和约定俗成的常规惯例,三是象征形式的表达结构,四是关联性,即树立在象征形式的背后所指,五是象征形式生产的背景。
第四部分,网络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策略。吴教授结合当下热点指出网络微空间是意识形态的主战场,虽然官方主流意识形态已得到强力传播,但传播状况依然不容乐观。随后,吴学琴教授分析了犬儒式网络话语和历史虚无主义网络话语的存在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几点策略。
与谈环节,与会师生与吴学琴教授就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刻交流与探讨。吴学琴教授和高惠珠教授就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工作的对象”这一问题进行交流,并针对博士生孙洲提出的“如何理解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崇高性、整体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苏令银副教授提出的“时政分析法对于意识形态的作用”“技术主宰对于意识形态的影响”“网络化、智能化对意识形态的生产和传播的影响以及人的地位”四个问题,做出详细解答。针对第一个问题,吴教授以宗教礼拜这一日常活动为例,指出“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崇高性。”针对第二个问题,吴教授强调:“时政分析方法为调查提供了客观的数据和材料,也为分析提供了支撑,在我们认识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十分重要。”针对第三个问题,吴教授认为:“要做好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领域界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针对第四个问题,吴教授表示:“面对网络化和智能化情景,要对媒体进行规范性管理和法律约束,以防资本逐利性导致的资本意识形态和人民意识形态之间的博弈。”
讲座尾声,副院长耿步健教授代表学院向吴学琴教授精彩的报告表示衷心感谢,并对此次讲座进行总结。他认为,吴学琴教授以独特的解释学方法和原则、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强大的学术魅力诠释了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彰显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应有的学术自觉和担当精神。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探讨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运行机理及策略不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给予我们深刻启迪。
讲座心得:
20级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的李幸霖认为:“长期以来意识形态研究往往只是从宏观叙事出发,将理论的聚焦点放置于日常生活之外的理论领域,以一种外在的教化形式作用于人的生活世界。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意识形式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是对被中介了的人之生活的总体关照,对普通民众而言,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关系遥远。意识形态的质询和日常生活间存在一定张力:日常生活中意识形态通过语言,形成一个符号秩序,主流的意识形态也正是通过意识形态矩阵建构和维持社会正常的日常生活秩序,使意识形态得到社会认同。”
21级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的洪帆认为:“意识形态不是飘浮在天空的云朵,而是植根于肥沃坚实的大地,植根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从而把来源于社会存在的意识形态还原为社会生活本身。在当今社会,传达意识形态的最好载体,莫过于媒体文化。面对当今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就在于如何成功地运用媒体文化,找到大众认同的契合点,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22级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的方子鑫认为:“作为观念活动的意识形态能左右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最真实、生动而自然的表达,其深层原因在于人们出生伊始就面对着与日常生活之间保持一定张力的由历史传统、社会权威、制度秩序等因素构成的一个意识形态矩阵。通过这一意识形态矩阵,意识形态远远地凝视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日常生活不自觉地接受意识形态的质询,从而给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政策策略制定、作用机制的建构提供了巨大空间。”
20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思政方向的叶雨潇认为:“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当代意识形态话语在新媒体时代日常生活化转向愈加明显,呈现出‘网络化’‘工具化’‘符号化’‘消费化’等典型倾向,日益凸显出了当前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同时,意识形态大众传播通过合法化、虚饰化、具体化、分散化、统一化五种象征形式建构,实现意识形态的微观化,而在象征形式的传输或传布、传媒信息的接收和占用、构建中,情境不同,受众对象征形式所构建的意识形态的接受和日常占用,又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和特点。因此,对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运行机理及策略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供稿、图片: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