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已有六年时间。六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已经取得了成果丰硕。为了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与相关的科学研究,11月30日,以“一带一路”倡议六周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第四届“一带一路”与中国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商学院多功能会议厅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一带一路泛区域发展与合作专业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学会城市发展专委会与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商学院、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区域经济学重点学科联合主办,来自国内的十多位专家、学者、媒体记者与40多名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此次会议。来自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文汇报》、《探索与争鸣》、澎湃新闻、《社会科学报》及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宣传部的相关同志也莅临会议进行新闻报道。
我校商学院院长茆训诚教授主持了会议发言,他代表商学院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及衷心的感谢。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秘书长孙立行教授受张幼文会长的委托做了致辞。他对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一带一路”专委会在过去几年所取得的良好工作成效表示祝贺,对上师大商学院对“一带一路”专委会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人员、教师等参与“一带一路”专委会的工作。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社会科学处李冰冰受社科处领导的委托,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希望商学院的教师能够以此次会议专家的高质量学术报告为契机,做好“一带一路”相关的学术研究与决策咨询工作。
在主旨发言环节,有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与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的八位专家先后发言,紧密围绕“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展开学术研讨。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国际关系与“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赵磊教授的发言围绕“一带一路”需要高质量发展展开。他认为“一带一路”可以被看做是中国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是中国身体力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公共产品。在此基础上,要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加或者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运营水平,推动我国企业的海外营收占比,推动企业创新,提升企业在全球文化软实力中的地位;通过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三步走,使得中国的企业要从“走出去”逐步迈向“走进去”、“走上去”,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能够走到深处,走到高处。从“一带一路”背后的经济学逻辑来看,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需要跳出传统的“中心-外围”秩序,逐步过渡到所谓的“节点-网络”秩序,使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从“边缘国”、“外围国”逐步转变为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形成所谓的互联互通,“去中心化”的全球伙伴关系。有关政策建议方面,他认为,未来“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品案例;加强民营企业高质量参与;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打造更多的“三共”产品,真正实现真正的“共商、共建、共享”。
来自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浙大CRPE首席教授赵伟教授发言的题目是“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与区域竞争:一个空间计量学的视野”。他认为,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不能搞就事论事,而要贯通现实和理论,将“一带一路”倡议与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这四个国家战略相结合,毕竟它们已经成为主导中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看,要构建以“世界级城市群和亚-欧-非空间重构”为主的“泛核心-外围框架”的多层次区域架构。他认为,世界经济核心将必然出现重构,东亚经济核心崛起也必然成为世界大势,通过这些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必然能塑造世界级经济的新核心,并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政策角度看,要具备战略眼光,推动传统的产业竞争转向城市间竞争,通过建造宜居、宜业的魅力城市,将吸引聪慧头脑和勤奋工作、不断追求创新的劳动者作为中国未来省域、市域发展的重要动力,用高收入和低生活成本营造一种人力资本良性进出的市场选择机制作为我们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力。这样,“一带一路”倡议才能做活、做实、做细,并取得更大的成绩。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罗长远教授通过基于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并没有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这些企业的融资约束。这一约束,对国有企业而言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对投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民营企业而言,却使得它们的融资约束硬化。从不同地区的情况来看,那些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省市受到的影响更大,而其余省市影响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企业的效率影响而言,也没有发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明显提升企业劳动生产力的好处,反而,使得企业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下降。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现有阶段,企业想要走出去,仅仅依赖本土的金融机构寻求金融支持是不可行的,同时,还需要更多依赖“一带一路”所在国当地的融资和获取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当中。
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商学院副院长赵红军教授的发言围绕“营商环境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展开。他认为,所谓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就是对消费者和生产都友好的营商环境。具体而言,就是容易开办企业,容易获得贷款,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经商所需要的各类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能够更好地规避各类风险的环境,同时也是消费者权益受到保障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不仅包括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安全、卫生、教育、医疗以及良好的治安,而且还需要较好的法治水平,廉洁的政府,快捷方便的公共服务等等。这些条件,在“一带一路”133个沿海和沿陆的国家和地区,并不完全具备,这就使得企业对这些国家的投资面临着很高的投资风险。他们针对“一带一路”海陆沿线的133个国家的投资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法治环境、政府的政策、失业率、经济风险高低、教育程度、恐怖主义程度、社会保障、贷款可获得性等是影响这些国家投资风险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这133个国家2005-2012年的投资风险进行了评估。这一评估可以给予即将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地区和城市以政策借鉴,同时也意味着,未来中国要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考虑促成营商环境好转的这些因素,而不能只考虑短期的投资,并导致我国在“一带一路”地区的投资遭受损失。在此基础上,他认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就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沿线国家和地区间要实现政策协调,设施互联互通;可先在小范围区域如工业园区内改善营商环境。在充分了解当地的营商环境并评估各类风险之后,要采取“抱团取暖,走团出海”的方式,这样才能提高“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效。
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徐康宁教授演讲的主题是“中美关系经贸发展与变化的40年回顾”。他选取了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办的《Foreign Affairs》这一杂志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文本分析、文献分析方法对美国对华主流意识变化与中美贸易关系进行了非常有针对性的研究。他的研究表明:1980年代,美国有关中国主题的文章大多是正面的,此时中美正处所谓的“蜜月期”;1990年代开始,美国有关中国主题的文章开始出现负面情绪,表明美国开始担心中国崛起会对其造成威胁;到了2000-2008年间,可能是由于911事件的影响,该杂志上有关中国正面评价的文章较多;但2009以来的十年,该杂志上有关中国主题的负面评价在大幅上升,中美关系正在经历急剧的变化。他认为,中美贸易冲突可能是时间积累的结果。第一,中美实力差距日渐缩小造成了美国对华主流意识的变化;第二,美方对中国有相当程度上的制度与文化误读;第三,美国有根深蒂固的自我尊崇、自大的心理,潜意识中有为中国制定发展方向和设定发展结局的主观意志;第四,中国当前对美国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学者和有关部门还难以作出有预见性的研究成果。他指出,该杂志15年前,就有人提出未来中美会出现贸易战的预测,这需要引起国内学者的深思。他认为,当前中国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在国际上要真正讲好中国的故事,鼓励大学教授、学者能够用国际上听得懂的语言讲清楚中国发生的事情。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程大中教授在“产业创新、价值链分工与世界经济变革”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目前世界经济也存在着所谓的大分流,表现是贫富国家间的收入差异还在不断扩大。他通过将世界经济体分为低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四大类经济体,选取了1995-2015年181个经济体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他发现,经济体发展质量降级的数量要多于升级的数量。从分工的角度看,这主要是因为处于低层次的一般为制造型国家,而处于较高层次的一般为服务型国家。他认为,宏观与微观两大方面创新的结合,已成为了世界经济格局变革的重要趋势。从趋势来看,分工和产业科技基础发生改变会导致全球经贸发生两个根本性变革,一是,对外开放会从边境上措施向边境内措施转变,二是,全球经贸体制会出现向非多边主义和WTO边缘化转变。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郑江淮教授把产品空间理论应用到技术空间中,构建了技术和地区两个维度上中国技术空间的各项指标。然后,利用中国专利数据及显性比较优势法详细刻画了1985-2016年间中国技术空间的变迁情况。他发现,1985-2016年间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的技术邻近性在不断提高。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这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是,我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注重产业与技术的互动,以产业和技术为抓手,这样,当中国的产业和技术在对方国家形成影响,未来对方的发展就能更好地与中国形成良性互动。
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商学院副院长刘江会教授指出,一个城市所在网络的特征会影响区位内公司的信息传递以及投资者的信息搜集乃至公司的IPO折价。他发现,上市交易所所在城市的网络连通性越高,越有利于发挥自身信息制造与金融辐射功能,从而更好地编译、传递IPO公司信息,降低IPO成本。他的研究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是,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能盲目开花,而要选择关键城市、节点城市,选择具有较高区位优势的城市,这样,在对方的投资就能收到非常良好的示范效应,从而有助于“一带一路”倡议向深入发展,向高处发展。
在发言后的问答环节,先后有多位老师和同学就相关的专题进行了精彩的问答。专家一致认为,“一带一路”需要高质量发展,这种高质量发展可以和国内相关国家战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态势;要关注相关的投资风险与所在国家的营商环境,要注重建设进程中不同企业的融资约束;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也是中国对中美关系过去40年回顾与转变精确分析之后推动的一种正面的应对;要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还可以从产业创新、技术关联、选择节点城市和利用好城市网络连通性,做好“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这篇好文章。
此次会议是以往三届“一带一路”会议内容的自然延续,也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六周年国内学术界的理论思考和反思,这对于提升我校在“一带一路”建设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全球城市研究中的影响力,对于提升我校区域经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都起到了很好地的推动作用。
(供稿、摄影:商学院作者:史梦钰、刘志馨、吴桐乐、董妍、赵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