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我校美术学院、上海书画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新书发布暨出版研讨会于上午九点半在校会议中心二号报告厅召开。
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等高校和文博单位的二十余位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就会议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给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副校长陈恒教授在致辞中对上海书画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与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美术学院的合作表达了感谢。提及范景中先生,陈恒深表敬意,说道“我感觉他身上有很多传统文人的传统在,这种传承使得我们中国文化永远有自己的鲜明特色,范老师还特别惜学,对海外最新的东西一直在跟踪,他不是吃老本,而是一直有新的东西出来。”陈恒表示,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精神以及对学问的不懈追求,也将会成为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谈到本次研讨会,陈恒教授指出稿钞本文献的访求、评估与整理出版对学术文化有重要意义,是研究中国艺术史的重要依据。除此之外,陈恒还特别谈到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作为一所综合类院校是如何从国家政策的变化中寻找更好的发展契机,本次的研讨会对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的学科建设同样意义重大。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彭卫国先生致辞。彭卫国先生首先对《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的作者团队范景中先生、陆蓓容老师表达衷心感谢,提及上海书画出版社,彭总裁肯定出版社优异的工作成绩,并提出一点建议,“希望上海书画出版社秉承以‘最专业打造最优秀的出版’精神,在书画文献领域继续深耕、继续开拓、继续发展。”彭卫国先生也指出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是世纪出版集团的重要合作伙伴,对上海师大、历史系、美术学院等学科的大力支持并深表感谢。
著名美术史学者范景中教授如是说:“要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们究竟如何理解书画,需要在灵活的眼光下,谨慎地驱遣想象力:既根据作品宇宙中习得的经验,承认那是一个鱼龙混杂、真赝交织,令人目迷的世界;也从眼前的文献条目之中,看到每一种价值判断都无法完全统摄的渴慕之情。那也许就是使艺术生生不息的力量。文献告诉我们:每一个层面都是历史的,应当试着描述和解释它们。即使一连串的账单,一连串的名称,也会静待后人的解释。
我校副研究员、《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作者陆蓓容老师向在场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为我们介绍了这部书的编撰过程。“做博士论文时,我曾经看过收在《丛刊》里的第一部书,这部书是清初重要官员的账目,让我感到书画作品原来与古人的精神生活有这么强烈的联系。它不只是艺术品,同时也是经济、财富,具有历史的多重意义,这让我对书画作品的稿钞本产生了浓烈的兴趣。”陆蓓容谈到,文献与实物,是书画史研究的“两条支柱”,但在过去很长时间的书画研究中,文献与实物的“互证”常常只是在已知领域内做证明题,提供的新知识有限。通过保存的文献,历史研究可以突破实物存亡的限制,探查藏品的整体面貌;也可以通过若干文献的排比,构建出完整的历史背景并反思当下的叙事逻辑。《丛刊》对古代书画文献的梳理与出版,希望在书画史上促成“图文互见”的研究,建立起文献与图像“知行循环”的基石。
研讨会开始之际,《丛刊》作者范景中教授、上海书画出版社王立翔社长、上师大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朝晖共同为新书揭幕,也正式拉开本次研讨会的序幕。此次研讨会与会专家们围绕《丛刊》的编纂出版,从艺术古籍文献的整理路径、学术规范、出版现状以及艺术学科研究如何利用古籍文献资源等方面展开激烈讨论。四位青年学者亦分别从具体的研究视角出发,就书画文献的个案、美术史与文献学等相关议题作专题报告。与会专家从多个角度为我校师生阐释了如何解决书画研究中的具体问题,亦扩宽了学生们的艺术研究视野。
上海书画出版社《金石学稿钞本集成》主编吴格老师发表感想,首先指出《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成编的两大成果,一是稿钞本在古籍整理中备受重视;二是《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是专科文献整理的新成果,也看到从事书画史、艺术史研究出版的新生力量。吴老师关于书籍内容,有几点感想,一是感受范老师开阔的视野,对传统书画、图书版本目录都深有研究;二是提及图书馆对书籍与档案不同区分,需要继续深入对文献调查的工作;三是对艺术家日记、书展等文献的收集与保护提出展望,并对陆蓓容老师解题做出客观评价。
复旦大学陈正宏教授则认为,历代书画之学是中华浩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书画艺术研究的核心材料,是解决书画艺术本体问题和历史现象的基础依据。尤其是未经刊刻的稿钞本,或复本较少、流传不广,或孤存天壤,不易得见,成为亟待整理开掘的宝库。“稿钞本的整理研究正在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陈教授还谈到,在艺术文献愈加得到重视、艺术史研究越来越向纵深发展的当下,这部深入、前沿、提供第一手资料的丛刊问世十分重要。
上海博物馆李维琨研究员指出,《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作为一个学习与研究艺术史非常重要的工具书有独特的意义,同时对陆蓓容老师的解题内容感受颇多,很值得借鉴与研究,并提出一点建议。最后对范老师、陆老师表达祝贺。
故宫博物院翁连溪研究员对书画类稿钞本的整理展现了极大的兴趣。翁老师指出,我国书画类稿钞本的整理相较别的文献整理而言较少,这是由于很多书画类稿钞本都是家藏的,过去也是秘而不宣的,但其对书画研究的价值却不可小觑。例如乾隆时期的书画档案,就反映出了当时宫廷内书画的存藏情况,以及流传经过。另一方面,书画类稿钞本往往都保存在图书馆,而非需要对其进行研究的书画部,导致过去关注此类书籍的人较少。《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的发表不仅对书画研究有帮助,也促进了古籍整理领域的发展,甚至对过去宫廷的社会形态的研究都具有推进作用。
上海图书馆黄显功研究员指出艺术文献出版跟以往图书馆文献出版是比较薄弱的环节。过去上海图书馆对古籍刻本的重视程度是比较高的,却很少出版艺术文献这种专业文献,而稿本的出版能为学术的后期研究整理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以后的文献传播具有很大的作用,此外,专业文献的编撰、整理、出版,离不开专家的参与。上海图书馆始终保持与专家合作、服务大众的模式,继续大力推进稿本的整理出版,始终贯彻每位图书馆人为人民、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责。
上海图书馆梁颖研究员以自身整理古文献的经验,道出了稿钞本的丛刊整理背后的艰辛。梁老师表示稿钞本的丛刊的研究整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在处理古文献的整理过程中,稿本,尤其是抄本,是最大的麻烦。抄书这件事不像做书和刻书,无所谓章法、无所谓规范,抄书过程中可以做摘录、节录,要确定抄本的文献价值,就必须细读文本。不同于稿本或刻本的版本考证,抄本的内容到底有没有价值,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除此以外,抄本通常难得一见,为了借阅抄本还要与图书馆打非常艰难的交道,在充满诗意的解题背后,浸透着陆蓓容老师的汗水和泪水。
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朝晖教授也表达了对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的兴趣,并表示了对学院美术理论研究、美术史论研究的大力支持。周教授表示目前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美术学院无论是从管理上、还是学术发展上来说,都是十分强大的,学院对理论研究队伍也给予了十足的关心与信心。周教授相信在彭莱老师、陈研老师等老师的带领下,未来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美术学院的团队一定会越来越强,创造辉煌的成就。
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王立翔介绍,《丛刊》初编的编纂出版历时五年,二编即将于今年底出版。同时,上海书画出版社今年将启动牵涉中国传统艺术多个门类的“中国艺术文献集成”项目,开启规模庞大的艺术文献整理工程。“上海书画出版社将携手更多专家学者和馆藏单位,深入加强艺术古籍文献系统性整理出版规划的力度,不断提升出版品质,为国家古籍出版事业和艺术专业学科建设的深入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青年学者论坛上,美术学院陆蓓容老师发表题为《〈西园题跋〉与〈姚伯翁书画题跋〉稿钞本文献的美术史解读》并表示传世书画作品往往是乱序的,所能观察的是影响较大、时代较近的品鉴观念,在眼前呈现时,是一种“结果”,而“罕见的稿钞本”反映一种过程,从小到定制一幅画、大到哪本教科书所影响的书画观念,而这便是稿钞本文献在美术史中重大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韩进老师发表题为《明代书画写钞文献调查手记》,其中分享了调查写钞本的缘由、如何成为一个版本调查者与《书画题跋记》《清河书画舫》《铁网珊瑚》的基本方法与成果。
独立学者励俊老师发表《稿钞本的价值——以〈董华亭书画录〉为例》表示通过在对《董华亭书画录》稿钞本的调查中,体会到稿钞本书画文献具有唯一性,它是鉴藏史的重要承载体。
上海博物馆馆员曹蓉老师发表《美术史中的文献史—以画人小传与画谱的写作为例》分享了作为文体的画人小传并展示在画人小传写作的问题史,又以《图绘宝鉴》为例讨论画人小传的写作,最后展示画人小传与题跋写作、画史写作、绘画实践的共生关系。
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辑王剑女士和美术学院彭莱教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她们表示,将稀见的书画稿钞本文献汇集成编,不仅可为书画研究提供更多宝贵材料,亦是对珍稀文献的积极保护和有效传播,对于整理、完善书画研究古籍史料,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艺术史研究更加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此资料为依托,加之学界学者们的耕耘,相信艺术史研究领域定能更加繁荣。
(供稿、摄影: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