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通讯 | 王元:全面构建上海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体系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3-11-15浏览次数:147

近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全面构建上海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体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应有之义。

构建红色文化资源课程体系。今年5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鼓励全国各地根据实际,充分挖掘当地自然风貌、特色文化、革命文物、遗址、纪念场馆等方面资源的育人价值,构建具有特色的地方课程。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敢为人先的源头性、开放包容的都市性、融通中外的国际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性和时代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地方课程资源。相关部门要统筹规划、科学设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接受能力和发展需求,开发针对性强、衔接性好、贯通性强、完整度高的红色文化资源课程体系。

系统编制红色文化资源教材。在课程体系框架下,系统编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大中小学贯通的上海红色文化资源教材是构建上海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一环。系统梳理各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方位和纵横坐标,准确把握每一处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确保红色文化资源教材具有真实性、适应性、可读性。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师资队伍建设。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开辟兼职思政教师通道。上海拥有大量的红色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等,这些红色场馆的讲解员专业知识过硬、沟通表达能力强,是合适的兼职红色文化资源师资人选。同时,在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格局下,思政专业的大学生同样可以成为中小学校的兼职红色文化资源教师。这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实现教学相长,也能发挥同辈人话语共通的优势,达到示范引领的目标。

拓展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场景。今年4月,国家文物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开启了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广工作,要求各纪念馆、博物馆与大中小学校开展“结对子”活动,重点结合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等开展现场教学,通过故事化、场景化的呈现,增强体验式、情景式教学效果。

构建红色文化资源教育评价体系。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爱国主义的价值教育,教育的结果很难通过譬如考试分数这种量化的指标来衡量。评价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效果的主要观测点在于,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等方面是否有了积极的转变。这就需要在教育活动开始前、进行中和结束后,设计渐进式、针对性、外显内隐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构建科学合理的红色文化资源教育评价体系,形成红色文化资源教育闭环是确保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活动效果的关键一环。

(作者为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链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Hlt6tcyxsKtoi218x2qhEg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