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 | 李学斌:中华人文地理视域下的童年成长 ——评“我的山野中国”系列图画书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4-02-28浏览次数:104



“我的山野中国”系列图画书
彭学军 等文 刘洵 等图
明天出版社


    当下,讲好“中国故事”既是弘扬中华文化、强化国家认同、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议题,也是包括少儿出版、童年写作、学校教育在内,新时代童年文化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此背景下,“我的山野中国”系列图画书立足中华人文地理和本土童年成长双重视域讲述“中国童年故事”,其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自然不可小视。

    这是一套具有主题内容和开放结构的原创图画书,已经推出的四部作品《小背篓》《一双大鞋》《小勇的大海》《草原寻马》,涵盖了湘西山村童年、东北山林童年、胶东海边童年和内蒙古游牧童年等多个社会场景、童年样态,不仅从人文地理空间维度形象表达了中华文化涵盖山川林海的宽广与丰茂,而且还借图文合奏形式生动呈现出童年视域下人与自然同根同源、相契相融的密切关联。更有甚者,该系列图画书还依托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儿童与成人、人类与自然、记忆与现实、亲情与成长等多维关系之创意表达,多层面揭示并佐证了亲情关怀、生命体验、自然感知、生活实践等因素之于儿童生命成长的内在滋育和多重牵引。而这些不仅是内容指向,也是其价值定位与形式表征,由此,从中透示出这套图画书鲜明的叙事主题与审美风格。

    具体到“我的山野中国”系列的四部作品,其题材内容、艺术表达则既相合相契,又各个不同,充分彰显了中华人文地理的广袤、深厚与不同地域文化映照下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首先,这套书立足中华不同地域文化,在多维度表现了儿童生活实践与社会参与的同时,不仅塑造出本土童年的鲜活形象,而且凸显了儿童生命的主体性。

    《小背篓》(彭学军文,刘洵图)中,“小背篓”是湘西农村的一种常见载具。童年的“我”背着它打猪草、捡菌子、赶集,山村孩子的朴实、勤劳、责任、担当尽在其中。此时,“小背篓”实际上就是山村孩子生活技能和参与意识的体现,它协助小主人充当着家庭的小能人、大人的小帮手。

    《小勇的大海》(徐鲁文,马鹏浩图)中,天刚蒙蒙亮,男孩小勇就跟随爷爷去赶小海。他用铲子挖小螃蟹,在海滩上捡泥螺,在石头缝里找海胆,和爷爷一起等待出海归来的船队,听爷爷读海军叔叔的远方来信……作品中,小海对生活的参与经历了从“物质”到“精神”的延展、深化。在这个过程中,小勇对“赶海”的热忱、对“出海”的向往,分明喻示着男孩生命成长的空间与方向。

    而在《一双大鞋》(薛涛文,朱成梁图)中,图文叙事则通过“我”对老姑父缝制大鞋从疑惑不解,到好奇探寻,再到体察颖悟的心理变化,呈现出东北黑土地上的孩子面对新异环境和异质生活的敏锐感知与积极探索……

    至于《草原寻马》(鲍尔吉·原野文,苗瑞图)的图文故事,则展示了另一种地域文化风情。故事里,男孩小朝格跟爸爸去寻找一夜未归的母马海拉苏和小马兴安。在广袤的草原上,懵懂、好奇的小朝格不断询问,而睿智的爸爸则耐心释疑。父子俩的寻马之路,也由此嬗变为小朝格在父亲引领下感知、体验草原文化的寻根之旅。

    其次,这套书依托不同视角下的情感互动,全方位呈现了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代际融合,以及亲情滋育、智慧引领对于儿童生命发展的不可或缺。

    《小背篓》中,“小背篓”是爷爷为“我”编制的。“我”用它给爸爸送过饭,背过弟弟,给奶奶和妈妈带回了头巾、丝线,与小伙伴一起捡菌子……因此,小背篓既是情感寄托,也是情感表达。图文叙事以之为线索,联结了祖孙情、父女情、母女情、姐弟情、伙伴情、生命情。绵密的情感如同水中涟漪,由点及面,不断向外扩展、弥漫。

    同样,在《小勇的大海》中,爷爷对小勇的慈爱,海胜叔叔捕鱼归来的慷慨,海军叔叔远方来信的激励,都既传达着长辈的亲情关切,也体示着小勇对爷爷、叔叔的依恋和崇拜。这些都由近而远,持续滋育着小勇的心灵。

    而在《一双大鞋》里,送“我”进山的奶奶、样样在行的老姑父则是“我”亲情感知、生命体验的“引路人”。面对“我”的质疑,老姑父寡言少语,淡然以对。而当“我”跟踪护林员误入“陷阱”时,他却及时出现。这充分体现出老姑父粗犷外表下的善良、宽厚、敏感、细腻。这也使得“一双大鞋”对“我”的影响由外而内,逐渐浸润至心灵。

    与上述三种“亲情模式”有所不同,《草原寻马》中,母马海拉苏和小马兴安、小男孩朝格与蒙古族父亲之间的情感互动呈复线展开,一明一暗,相映生辉。此时,氤氲在母马和小马、父亲与儿子之间的不只是血缘亲情,还有代际之间亘古承续、代代相传的生命守望、成长牵引。

    最后,这套书借助情意赋形之“意象化”表达,多层次烘染出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家园眷恋,也由此揭示了中华地域文化之于本土童年形态的深刻影响。

    《小背篓》中,“小背篓”作为叙事线索,联结着“我”从童年到成年的生活感知、亲情体验和故乡眷恋。故事末尾,燕子归来,亲人不在;家园依旧,独少一人。此时,爷爷留下的“小背篓”早已脱出了乡土物象的工具性定位,而一跃成为涵盖记忆和现实、童年和成年、亲情与成长的跨时空文化意象。它将爱心、亲情、记忆、成长融合在一起,在充分体现亲情滋育之于儿童成长重要性的同时,也适时映现着山村孩子隐逸于生活实践之中的成长轨迹。

    而《小勇的大海》中,“大海”既是小勇的物质依托,更是他的“精神宝藏”;既是小勇生命成长的摇篮,更是他心灵拓展的空间、方向。小勇的成长轨迹,就是从“生活之海”到“心灵之海”的扩容,是从“生活参与”到“愿望激活”的延拓,这充分显示出文化环境对生命成长的影响。

    同样,《一双大鞋》里,来到雪山荒地,“我”所获得的认知深化、心灵颖悟也是双重力量助推的结果。这种看上去异常“古怪”的“大鞋”让年幼的“我”惊诧、疑惑,但却被寡言的“聪明人”老姑父引以为傲,被车夫、豆腐匠、护林人等各色山民由衷喜爱。而随着情节的转合,“一双大鞋”的价值意义渐渐超出普通鞋子的功能范畴,不仅表征着荒地山民粗粝且细腻、勤劳而坚韧、宽厚又朴实的生活方式,而且呈现着东北雪域林地特异生活环境中普通山民简捷实用的生活智慧,以及随性、灵活的生命哲学。

    而作为典型的生态童年故事,《草原寻马》中的“草原”也同样是“意象化”存在。图文叙事中,无论是草原之苍茫辽阔的写实描绘,还是蒙古族父亲引导下,小朝格对花草、鸟树等草原生命的真切感知,无不显现出蒙古族牧民源远流长的“草原哲学”。故事外层,父子俩固然是去寻找一夜未归的母马和小马,但意蕴深层,则是小朝格在父亲引领下,一路探察、寻找草原世界生命根脉,不断感知、体验蒙古族与草原同生共融的过程。至此,“草原”已不再是自然地理层面的地形地貌、资源环境,而是中华地域文化和生态文明意义上的生命空间和价值形态。也由此,蒙古族父子的这趟“寻马”之旅,其实就是面对草原世界和生命未来的双重探寻——既是寻找走失的马,更是寻找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生命契合;也由此,一路上,父子间关于马、草原、野花、鸟鸣的亲情互动,其实就是在男孩的生命世界里开启了感知生命、眺望成长的一扇扇门扉。

    “我的山野中国”系列以其风采各异、殊途同归的图文叙事展示了原创图画书“主题出版”的丰赡与繁茂。其融合童年实践、亲情体验、生命体察与精神成长的“复合性”审美表达,不仅显示了当下本土图画书图文融合叙事的宽广视野、丰沛创造,而且也昭示出原创儿童文学在“中国式童年”多维文化书写与多元艺术表达层面的开阔空间和无限可能。

    (作者系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教育学院教授)


链接地址: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02/28/content_635691.htm?div=-1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