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解放日报2010年10月19日
标题:文化产业腾飞从“破题”开始
作者: 杨剑龙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的头十年里,上海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但在定位与规划、空间与态势、人才与创新等方面,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战略支柱
近年来,上海的文化产业呈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总产出从 2004年的 1563.87亿元,增长至 2009年的3555.68亿元。除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比2008年仅增长9.5%外,其他年份的增长幅度都在12%至15.7%之间,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亦保持在6%至7.9%的较高区间中。今年,在“世博效应”的带动下,上海在文化产业重镇的道路上必将实现飞跃式的发展。
不过,与纽约、伦敦、柏林等国际大都市相比,无论是在文化产业品牌,还是文化产业收益,抑或精英人才积聚等方面,上海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即便是与北京、深圳等国内城市相比,我们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不足或短处。
举例来说,北京作为首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人才资源,文化机构集中、报刊出版集聚、演艺业中心“扎堆”,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最高,文化产业实力位居全国之首。深圳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近五年来,其文化产业增加值以年均约20%的速度增长,涌现出腾讯、华强、雅昌等知名文化品牌或企业。同时,深圳积极发挥年轻移民城市的创新精神,以建设“全球创意设计之都”为发展目标,确定立足珠三角、对接香港、影响华南、服务全国的策略,借助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巨大影响力,设立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化产业目前已经成为与高科技、金融、物流并列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在比较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和日益兴起的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文化产业应该有更大的发展。当前,有必要切实增强文化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文化生产力的认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推动文化产业成为上海发展的战略性支柱。
培育文化先锋创新集群品牌
从总体上看,上海缺乏更为开放宽容的文化发展空间。这导致电影、歌唱、美术、编剧、作曲等方面的文化人,虽然由上海“制造”,却主动或被动地选择“南下开拓、北上发展”。其中,一个关键要因就在于上海缺乏自由、灵活的人才引进策略。众所周知,人才的引进和流动是城市发展与活力的基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才赤字”已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上海要吸引更多的文化人才留下来开拓耕耘,急需完善各项人才管理政策措施。
上海缺乏更为平等开放的文化竞争态势。形成良性的竞争态势,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前提。这种竞争应该建筑在平等、开放的氛围中。上海在文化领域初步形成了竞争与发展的趋势,但尚不构成整体氛围。以电影业为例,曾是中国电影发展大本营的上海,几年来内部互动和竞争态势逐步消弭,电影原创力明显不足,已不再拥有“全国领先”的好评度。
上海缺乏更为先锋独特的文化群体。无论是美术界率先起用裸体模特,还是戏剧界首演现代文明戏,抑或出版界最早运用先进印刷机器等等,都让上海成为近现代中国时尚文化的开拓先驱。要重拾这一优势,有必要调整完善针对文化产业的规划与指导,以市场激励为导向,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先锋色彩和差异化特色的企业或群体,如动漫产业等。
上海缺乏更多更有影响的文化创新基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产业高级化、经济服务化、市场国际化、文化现代化和制度规范化。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涌现出一批开发创新的基地,如张江高科技园区、8号桥时尚创作中心、莫干山50号艺术村等。但客观来说,还应创建更多更具影响的文化创新品牌,打造更有集群效应的影视创新基地和戏剧创新链条,推出更具魅力的动漫节、“网游周”等等。
上海缺乏真正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一座城市的识别度和吸引力,往往与城市所拥有的文化品牌直接相关。纽约的百老汇歌剧、巴黎的高级时装、慕尼黑的啤酒节、伯尔尼的钟表展示、摩纳哥的邮票、维也纳的音乐、洛杉矶的电影等,无一不是这些城市的代表性元素。这些文化品牌大多具有经济、文化、社会三者统一的内涵,形成城市的特色,并扩大城市的国际影响。以此为鉴,上海也可尝试推出标志性的文化品牌或产品。
清晰定位都市文化发展坐标
上海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种种问题和不足,关键原因就是都市文化发展的坐标和定位尚不清晰、准确。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大力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在对城市文化地位的把握上,大体定位于国际文化的交流,或笼统地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目标的不清晰,严重影响到了上海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
实际上,在继承海派文化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新形势下应着重开发上海所具有的开放性、商业性、个性化等现代城市特性,即上海文化发展的定位应确定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商业文化发展中心、文化多元创新中心。其中,开放性的港埠都市特性使上海具有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必然;商业化的消费都市特性决定了上海成为商业文化发展中心的必然;个性化的移民都市特性决定了上海成为文化多元创新中心的必然。
上海都市文化建设还要有科学系统的构想与规划。首先应有全球眼光,将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置于全球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中;其次应有全国视野,特别要放眼“长三角”,集聚资源、错位合作、放大效应,切实发挥龙头作用;最后应立足本土,统筹考虑各区县的文化产业特色。
此外,还需指出的是,在“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中,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但也切不可忽视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众多社会力量。经验表明,民间力量参与到文化产业中去,更具活力,更加敏锐,更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作者系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上海市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标题:文化产业腾飞从“破题”开始
作者: 杨剑龙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的头十年里,上海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但在定位与规划、空间与态势、人才与创新等方面,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战略支柱
近年来,上海的文化产业呈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总产出从 2004年的 1563.87亿元,增长至 2009年的3555.68亿元。除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比2008年仅增长9.5%外,其他年份的增长幅度都在12%至15.7%之间,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亦保持在6%至7.9%的较高区间中。今年,在“世博效应”的带动下,上海在文化产业重镇的道路上必将实现飞跃式的发展。
不过,与纽约、伦敦、柏林等国际大都市相比,无论是在文化产业品牌,还是文化产业收益,抑或精英人才积聚等方面,上海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即便是与北京、深圳等国内城市相比,我们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不足或短处。
举例来说,北京作为首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人才资源,文化机构集中、报刊出版集聚、演艺业中心“扎堆”,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最高,文化产业实力位居全国之首。深圳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近五年来,其文化产业增加值以年均约20%的速度增长,涌现出腾讯、华强、雅昌等知名文化品牌或企业。同时,深圳积极发挥年轻移民城市的创新精神,以建设“全球创意设计之都”为发展目标,确定立足珠三角、对接香港、影响华南、服务全国的策略,借助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巨大影响力,设立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化产业目前已经成为与高科技、金融、物流并列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在比较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和日益兴起的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文化产业应该有更大的发展。当前,有必要切实增强文化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文化生产力的认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推动文化产业成为上海发展的战略性支柱。
培育文化先锋创新集群品牌
从总体上看,上海缺乏更为开放宽容的文化发展空间。这导致电影、歌唱、美术、编剧、作曲等方面的文化人,虽然由上海“制造”,却主动或被动地选择“南下开拓、北上发展”。其中,一个关键要因就在于上海缺乏自由、灵活的人才引进策略。众所周知,人才的引进和流动是城市发展与活力的基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才赤字”已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上海要吸引更多的文化人才留下来开拓耕耘,急需完善各项人才管理政策措施。
上海缺乏更为平等开放的文化竞争态势。形成良性的竞争态势,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前提。这种竞争应该建筑在平等、开放的氛围中。上海在文化领域初步形成了竞争与发展的趋势,但尚不构成整体氛围。以电影业为例,曾是中国电影发展大本营的上海,几年来内部互动和竞争态势逐步消弭,电影原创力明显不足,已不再拥有“全国领先”的好评度。
上海缺乏更为先锋独特的文化群体。无论是美术界率先起用裸体模特,还是戏剧界首演现代文明戏,抑或出版界最早运用先进印刷机器等等,都让上海成为近现代中国时尚文化的开拓先驱。要重拾这一优势,有必要调整完善针对文化产业的规划与指导,以市场激励为导向,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先锋色彩和差异化特色的企业或群体,如动漫产业等。
上海缺乏更多更有影响的文化创新基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产业高级化、经济服务化、市场国际化、文化现代化和制度规范化。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涌现出一批开发创新的基地,如张江高科技园区、8号桥时尚创作中心、莫干山50号艺术村等。但客观来说,还应创建更多更具影响的文化创新品牌,打造更有集群效应的影视创新基地和戏剧创新链条,推出更具魅力的动漫节、“网游周”等等。
上海缺乏真正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一座城市的识别度和吸引力,往往与城市所拥有的文化品牌直接相关。纽约的百老汇歌剧、巴黎的高级时装、慕尼黑的啤酒节、伯尔尼的钟表展示、摩纳哥的邮票、维也纳的音乐、洛杉矶的电影等,无一不是这些城市的代表性元素。这些文化品牌大多具有经济、文化、社会三者统一的内涵,形成城市的特色,并扩大城市的国际影响。以此为鉴,上海也可尝试推出标志性的文化品牌或产品。
清晰定位都市文化发展坐标
上海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种种问题和不足,关键原因就是都市文化发展的坐标和定位尚不清晰、准确。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大力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在对城市文化地位的把握上,大体定位于国际文化的交流,或笼统地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目标的不清晰,严重影响到了上海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
实际上,在继承海派文化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新形势下应着重开发上海所具有的开放性、商业性、个性化等现代城市特性,即上海文化发展的定位应确定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商业文化发展中心、文化多元创新中心。其中,开放性的港埠都市特性使上海具有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必然;商业化的消费都市特性决定了上海成为商业文化发展中心的必然;个性化的移民都市特性决定了上海成为文化多元创新中心的必然。
上海都市文化建设还要有科学系统的构想与规划。首先应有全球眼光,将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置于全球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中;其次应有全国视野,特别要放眼“长三角”,集聚资源、错位合作、放大效应,切实发挥龙头作用;最后应立足本土,统筹考虑各区县的文化产业特色。
此外,还需指出的是,在“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中,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但也切不可忽视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众多社会力量。经验表明,民间力量参与到文化产业中去,更具活力,更加敏锐,更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作者系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上海市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