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联《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于今年1月28日在全国社科学术界,率先推出“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抗击新型肺炎”主题征文。现从征文中选取部分文章组成“抗疫论”专栏予以刊发。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一次重要检验。针对疫情防治中呈现的一些新现象、新问题,社科理论界积极发声,贡献属于学人的智慧和力量。本着”思想温暖学术,学术关怀现实”的办刊理念,上海市社联《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于今年1月28日在全国社科学术界,率先推出“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抗击新型肺炎”主题征文。此次征文获得学界积极关注和支持,截至3月12日,共收到论文1500多篇。为更全面呈现人文社科学者对抗疫过程的思考,《探索与争鸣》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思想汇”合作,从征文中选取部分文章组成“抗疫论”专栏予以刊发,希望引发更多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全球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疫情动态时刻在更新,通过网络和手机关注各种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已成为当下人们的必修课。然而,在疫情发展变化的同时,恐慌情绪也在悄然蔓延,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一些由恐慌情绪引起的、缺乏科学理性的过度反应行为。比如,此前有报道称,为了阻断病毒的传播,有的农村地区采取原地筑墙、挖沟、堆石、停放大型车辆等方式阻断进出通道;有人对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居民产生歧视心理,干扰他们正常合理的生活秩序。在国际上,个别国家的部分民众还对亚洲人产生种族歧视的倾向,甚至借新冠病毒污名化中国。
在疫情面前,保持谨慎和适度的紧张是必要的,在强烈的危机意识下积极应对和部署防控也无可厚非。只有每个城市、每个村庄、每个个体做好自己分内的防控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减缓疫情蔓延和病毒传播。然而,“硬核”防疫需要拿捏好“度”,倘若用力过猛、反应过度,结果就会适得其反、矫枉过正。例如,农村通道阻断后,人员跨村流动确实被阻断了,但也造成了物资通道、救援通道不畅。这些措施貌似构建了自身的安全防线,但也无形中增加了物流成本,甚至造成难以及时响应村民应急信号的情况。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各国各地区提醒民众提高防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当然有助于遏制疫情发展,但若不分青红皂白地鼓吹种族歧视、发表污名化言论,只会伤害国家和民众之间的感情,影响全球合作抗疫大局。
疫情防控,要靠科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依法科学有序防控,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会议也指出,要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积极应对并努力消除民众的恐慌情绪。可见,应该将“科学决策”作为最“硬核选项”,对不同行动选择的利弊得失进行客观、全面的权衡,从而提高民众集体行动的理性程度。
事实上,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就是与风险和威胁相伴的历史。人类与各种风险相伴而生,并在此过程中逐渐认识风险,努力降低其对自身生命健康的威胁。从历史上看,人类与病毒或传染性疾病的抗争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主旋律之一,此外非传染性疾病的社会风险也越来越多地威胁到人类社会。相对于动物,人类虽具有面对危机而理性思考和权衡利弊的优势,但在处理突发风险的关键时刻,本能所致的恐慌依然时常占据上风。在危机面前,过度的恐慌正是导致风险夸大、强化的罪魁祸首。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曾说:“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在许多时候,恐慌本身源于人们对风险的未知以及对事物本身的不了解,而非事件本身。
因此,必须科学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重大风险中的恐慌情绪,这既需要全面客观地权衡利弊,保证不顾此失彼;也需要从容有序应对,避免慌乱,这是一个社会理性和成熟的表现。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一方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日益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心,国际社会对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国际社会对资源信息合理有效流动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因此,在当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如何全面、客观、科学地把握疫情动态,作出合理适度的应对反应,是考验政府决策和民众行为是否理性和成熟的巨大挑战,也是有效防控疫情的关键一招。
(作者为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经济伦理研究中心副主任、2024年新澳彩全年资料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链接地址:https://www.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230785